您的位置: 首页 >园务管理>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2020 年海安市教体系统 安全管理、平安建设工作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7 14:25:33 浏览次数: 【字体: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安全、平安建设、七五普法工作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以开展 2020 学校安全管理“巩固年”行动为抓手,落实安全稳定第一责任,深化“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切实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提升校园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校园安全事故、在校生违法犯罪,巩固、维护全市校园安全稳定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巩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一)强化“关键少数”引领。

“关键少数”是落实安全责任制的核心,把“谋划工作实不实、干部配得强不强、机制建得好不好,问责做得严不严”作为教体系统各级党组织抓安全工作的总要求,把“底数清不清、业务熟不熟、投入够不够、作风硬不硬、执行实不实”作为各级行政班子抓安全工作的硬杠杠,以“专题研究、专题检查、专人负责、专档记录、专案突破”作为抓安全“一岗双责”的铁规定。局党组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和安全监管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履行好学校安全工作包片所线责任,贴近基层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机关各科室按照《全市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责任分解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责任分解表》切实抓好牵头、组织工作,深入挂钩结对区镇和学校,及时掌握安全专项整治、不良行为学生矫治、七五普法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帮助、指导、督促学校解决重大问题。各区镇教育助理、安监员,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各自的领导责任、主体责任,抓好统筹谋划、组织部署、检查督查,注重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落实“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及时记载《海安市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记实簿》。

(二)深化平安校园共建工作机制。

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学校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和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两个平台”作用,提升部门协调、联动的紧密化程度,加强集中整治,加大明查暗访频度,推动落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治安安全管理八项措施》。加大对区镇政府落实学校安全、平安建设“属地管理”责任的考核力度。

(三)积极争取社区、家庭的协调配合。

密切社区联系,关爱、帮教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群防群治,关注、检查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加强对暴力倾向重点人员的管控。各学校进一步探索依托家长委员会建立完善家长、社区参与学校安全法治事、治理、宣教等工作机制,在充分尊重家长意愿的基础上,壮大上放学导护“家长志愿服务者”队伍。

二、深入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巩固学校本质安全基础

(一)切实扛起“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

坚守安全发展定力,始终把师生安全、校园平安稳定放在工作的首位。深刻吸取“3·21”等重特大事故教训,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以提升学校本质安全水平的过硬成果向党和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切实解决专项整治中的“疑难杂症”。

各学校、各区镇教办要对照《全市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视隐患为事故,勇于查找深层次的思想认识、政治站位问题,勇于查摆安全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层面的疏漏和真空,勇于迎难而上有效破解学校安全风险隐患难题,真正把校园打造成为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要着力解决学校安全工作“最后一公尺”的问题,在全员岗位责任的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要紧紧扣住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油电气消防管理、寄宿生管理、校园封闭管理、特殊学生管理、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校家警”护学、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设施设备安全、基建维修安全、实习实训安全、涉校矛盾纠纷管控等重大风险问题,切实运用好“两张清单”,严格执行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排查结果和整治结果公开的“三自主两公开”制度,立足源头防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斗争性,严防推诿扯皮、拖拉敷衍,致使风险叠加、酿成事故。全市教体系统要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决“把疫情阻击在校园之外,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区域”。高度重视校内外高危人员、矛盾纠纷的排查、管控,严防伤害师生事件发生。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坚决整治取缔“无运输资质和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海检未建〔2019〕1 号《检察建议书》相关要求,切实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学生、幼儿的各项制度、措施,确保不发生性侵事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各学校按规定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全面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三项制度”,确保“南通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各项工作完成率 100%,努力提升应急演练的规范化水平,深化教职工全员安全素养培训。市局、区镇教办、学校逐层建立《专项整治风险隐患清单》制度,对安全问题整治实行逐月滚动管理、压茬推进、闭环销号。

(三)切实完善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教体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述法述安制度,加大学校安全、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力度。各学校继续深化“两张清单”制度,着力解决教职员工的安全岗位职责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出了问题哪些

人负责的问题,在责任分工上,宁可向前一步交叉重叠,不能退后一步形成责任空隙,确保责任链条全面覆盖、无缝对接。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以制度的刚性执行系牢学校安全“保险绳”,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校园安全建设体系。各学校、各区镇教办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海安市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本单位预案,与区镇、部门应急联动。

三、落实平安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师生安全防线市局转发了省市《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各区镇、各学校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全面提升校园保安建设的专业化。

            落实“所有学校、幼儿园一律不得聘用55周岁以上保安人员,小学幼儿园50周岁以下校园保安人员占比不少于50%,首次聘用的保安人员年龄不得超过50岁”的规定,校园保安持证率100%。加强保安人员安全背景审查,防止不适合情形人员从事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鼓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校园保安力量配备。各学校要切实落实市局《学校保安员岗位工作要求》,压实保安人员流程化管理、技防和消防设施实时监控的责任,安排专人督查,对保安人员进行履责考核,确保“守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二)全面落实技防运行的常态化。

各学校确保一键紧急报警、电子围栏、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和电子巡查等安防系统 24 小时全天候有效运行,一键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市局及公安机关实时联网率 100%。3 月底前,完成民办幼儿园视频监控系统与市局、公安联网工作。大力实施校园智慧安防建设提升工程,加快人脸识别系统、访客登记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一键报警柱等新技术、新手段的深度应用,确保校园安防智能化水平处于省市前列。

(三)全面提升物防、消防的标准化。

进一步完善学校幼儿园围墙、护栏等实体防范设施建设,狭小、破损的门卫值班要进行扩建、改造。除校园门前区域无法通行机动车的,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率达 100%。加强家长等候区建设,鼓励学校建设升降柱等更为有效的硬质防冲撞设施,确保师生出入安全,秩序井然。紧紧围绕《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评定细则(试行)》,全面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落实省市《关于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的通告》要求,确保校园所有消防通道畅通;使用管道燃气的学校,3 月底前完成可燃气体报警与自动切断连锁设施的安装。

四、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

(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全市教育系统上下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增强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全力预防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深化法治教育研究。

各中小学要对照“七五”普法考核验收标准,梳理、落实学校法治教育各项工作,总结提升法治宣传教育能力水平,确保高标准通过“七五”普法考核验收。深入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落实市局《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方案》,坚守好法治教育课堂主阵地。继续深化法治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加强法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全面实施法治教育“双六”工程,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全面发挥法治副校长、结对政法干警职能作用,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突出不良行为矫治。

各中小学、各区镇教办对本单位不良行为学生要摸清底数,明确矫治工作计划,落实系列工作措施。各学校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强化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把帮扶学困生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善的良好心态。加强校园周边整治,防止不良风气侵入校园、浸染学生。实施不良行为学生“一人一档”制度、结对帮教制度,一人一策,全方位发力,从苗头预防,从源头控制,注重标本兼治,确保帮教成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