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拔节声”遇见“对话场”
三月春盛,万物拔节。3月19日,由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学前教育青年教师“新锐成长营”暨中青年名师“丁月玲工作室”校园行活动在七星湖园如约举行。海安市东片区幼教辅导员、教研员、幼儿园业务园长、骨干教师,以及“丁月玲工作室”“新锐成长营”“和润”四有好教师团队、仲玉萍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八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师幼互动的实践智慧,携手开启春日里的专业成长。
无声浸润童真
来访教师漫步于园所之中:从室内游戏区的幼儿自主游戏情境到各个场馆的沉浸空间,从户外活动区的自由探索到班级课程墙的成长印记,处处彰显着“以儿童立场”构建的课程生态。园长仲玉萍说:“环境是师幼互动的第一现场,我们以动态生成、深度交互的游戏场域,支持幼儿在真实问题中自主建构经验。”观摩老师们或驻足记录,或轻声交流,在春日暖阳中感受环境育人的无声力量。
拔节共生成长
集体教学活动展示,6位老师聚焦师幼互动现场,通过数学、音乐、语言、综合活动及课程故事五大领域实践,生动诠释“儿童本位”教育理念。活动全程贯穿“互动即生长”的脉络——教师以支架式提问、留白式等待、资源式支持,唤醒幼儿内生力量,恰如春日新笋,在平等对话的土壤中拔节而生。评议老师从“回应策略”“提问质量”“情感支持”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剖析。
奔赴教育诗篇
“师幼互动中,如何平衡‘预设’与‘生成’?”“当幼儿的回答偏离预期,是拉回主线还是追随兴趣?”在沙龙交流活动中,教师们以本次观摩的5节集体活动为媒,展开思维碰撞,利用思维导图形式记录小组的想法和思考并进行交流与分享。
以春为始,蓄力共生,导师丁月玲用“三个一”勉励教师:葆有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修炼一双“发现儿童”的慧眼,构建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正如春竹拔节需破土之力,教师成长亦需在互动实践中突破窠臼,实现从“经验型”到“反思型”的蜕变。
这场春日之约,不仅是教育智慧的共享,更是一场师幼生命的共润。未来,海安幼教人将继续以“互动”为舟,载儿童驶向深度学习的彼岸,让教育在双向奔赴中温暖生长!
用户登录